青海油田敦煌基地污水治理侧记

www.chinaoilonline.com  2014-09-02 00:00:00

    “真没想到生活污水经过处理竟然变成了汩汩的清泉,不但能绿化灌溉,还能用来养鱼,太神奇了!”8月25日,退休职工刘大妈参观完青海油田敦煌基地污水处理厂后感慨地说。

  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截至8月31日,青海油田敦煌基地污水处理厂已经累计处理生活污水118.5万立方米,经甘肃省环保厅和酒泉市环保局联合抽样化验,处理后的污水符合国家生活污水一级A类排放标准。

  敦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敦煌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沙漠绿洲,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年蒸发量却高达2480毫米。由于缺水,目前,敦煌绿洲的天然林、草场、湿地面积均有较大幅度减少。

  青海油田敦煌基地是一个集文教、体育、医疗、轮休、退休、商贸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活基地,常住人口5万多人。基地年转供水800万立方米,每年产生的生活污水200多万立方米,给敦煌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对此,青海油田投资2500多万元引进日本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2013年8月对原有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升级改造,并于12月底投入试运行,每天处理生活污水最大设计量1.2万吨。

  污水处理厂副厂长徐海生介绍说:“我们经过大量调研、技术论证和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日本JSBC工艺技术,也就是生物转盘+活性污泥处理法。我们仅用不到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选定工艺、建设施工和投产试运行工作,且出水合格率一次性达到设计要求。”

  JSBC工艺技术首先是在生活污水进入格栅间后,打捞漂浮物及垃圾,然后由机泵再把污水提升到一定高度,自流到网格精细格栅间和沉沙池,沉淀去除污水中的泥沙。经过预处理的污水再进入 JSBC 装置,也就是生物膜法装置,通过芽包杆菌吸附、分解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磷酸盐等,去除率可达40%至70%。随后污水自流入 JSBC 生化池,并通过对溶解氧等条件的控制,保证芽包杆菌最高效的去除剩余的有机物、磷、氮等。生化池的出水自流入二沉池,在二沉池内泥水进行分离,处理后的水最后进入紫外线消毒渠,至此生活污水完成“华丽转身”,一缕清泉由此产生。

  改造工程试运以来,敦煌基地污水处理厂已累计削减COD554.32吨,消减氨氮24.2吨,生活污水处理率100%,处理合格率100%,绿化灌溉回收利用率100%。

  目前,青海油田敦煌基地绿化面积达204.48公顷,其中的防护林绿化用水全部来源于净化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敦煌基地已经成为河西走廊建设绿色、环保、节约、和谐型社区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