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天然气雄居世界首位

www.chinaoilonline.com  2009-07-10 00:00:00

 俄罗斯天然气探明储量、开采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是国际天然气市场最重要的出口商,也是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的重要潜在供应商。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以下简称“俄气”),是俄天然气出口战略最关键的执行者,也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公司。“俄气”拥有天然气储量29.85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俄总储量的60%、世界总储量的17%;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管道运输体系———统一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系统,其总长度为15.69万公里,占俄输气管道的98%。“俄气”出口量占世界天然气出口总量的20%。2006年“俄气”出口天然气2020亿立方米,出口额438.75亿美元;2007年出口1910亿立方米,出口额达448.44亿美元。2006年7月,《俄联邦天然气出口法》将俄唯一天然气出口许可证授予“俄气”所属的天然气出口公司,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俄气”独享天然气出口权。“俄气”由国家控股50.002%,2007年总资产达3295.63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公司和仅次于“中石油”、“艾克森美孚”之后第三大能源公司。俄第一副总理祖布科夫任该公司董事会主席。中国方向东线计划修建北萨哈林—南萨哈林、共青城—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管线,并在达利涅列琴斯克区修建通向中国的管道;西线修建阿尔泰天然气管道,预计2012~2015年西西伯利亚地区天然气可输往中国。2012年后东西两线年出口量合计达到680亿立方米。

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面临什么主要问题?首先是欧洲要求天然气市场自由化。俄天然气出口84%输往欧盟国家。2006年“俄气”向中、西欧22个国家,出口1511亿立方米天然气,占这些国家需求量的27%和进口量的35%。近年来欧盟部分高官主张,欧洲天然气市场自由化,要求拆分产权、不允许一家公司,同时拥有天然气运输权和销售权,要求扩大转出口,并强调长期供气合同不利于新的竞争者。对此“俄气”反驳称,“俄气”已充分考虑欧洲委员会的要求,取消了与欧洲国家合同中禁止天然气转出口的限制。欧盟要求继续扩大天然气转出口违反了市场经济原则。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建立在充分考虑特定市场经济条件基础上,已被欧盟国家认可。在全球化条件下能源安全,不仅取决于能源供给方,而且取决于能源需求方,即要同时考虑供给安全和需求安全。为保证能源安全进口商与出口商,应共担风险和责任、共享利益。欧盟部分高官要求市场自由化则破坏了风险分散机制,把所有的风险叠加给能源生产者和出口商,因此,俄方是不会接受的。同时中亚国家谋求天然气出口多元化。近年来中亚国家实行多元化能源出口战略,美国“雪佛龙”、“埃克森美孚”、“康菲”和“壳牌”,法国“道达尔”,意大利“埃尼”,“英国天然气”等西方公司乘势控制了哈萨克斯坦的几个特大型油气田。

尼亚佐夫总统逝世后,土库曼斯坦新政权也加大与西方国家合作的力度,积极讨论修建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天然气出口管道方案。这对俄罗斯主导的天然气出口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俄气”出口面临什么主要问题,是战略矛盾制约俄美合作。俄罗斯希望美国成为其液化天然气的最大出口市场,计划20年内向美出口3700万吨液化天然气。2001年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实施“萨哈林—1”方案,并与“雪佛龙”公司合作开发“萨哈林—3”。2003年“尤科斯事件”后,美借口外国投资者权利在俄得不到保障,减缓了对俄能源投资,对开发什托克曼巨型天然气田态度消极。在此情况下俄决定由“俄气”独自开发该气田。最后俄中天然气合作原地踏步,2006年俄中签署《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会谈纪要》,双方商定了供气期限、数量、线路、时间和气价公式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在天然气价格方面意见相左等原因,俄中天然气领域合作进展缓慢。

俄保障天然气出口安全的主要措施,首先是重视解决当前问题。为了解决面临的问题,俄罗斯采取多项措施。延长出口欧洲合同期限,长期合同不仅明确了卖方保证供应数量责任,也明确了买方支付责任,有利于俄罗斯收回开采和运输天然气的巨额投资,并使天然气供应建立在稳定、可靠的基础上,“俄气”与中、西欧国家政府签有25年期的长期天然气出口合同。扩建欧洲地下储气设施,“俄气”与德国Wingas签订在欧洲最大地下天然气储存设施公司储存天然气的合同;租用奥地利和德国公司地下储存天然气设施等,2003年“俄气”与德国公司签订协议,计划将奥地利天然气矿产地“海达赫”建为地下天然气储存库;目前租用或购买德国、比利时和英国地下天然气储存设施的谈判正在进行中。实施通向欧洲的新管道方案,利用输气管道向欧洲运输天然气是经济有效的方式。“北溪”方案于2005年12月实施,管道从俄维堡跨波罗的海到达德国,总长度约为1200公里;“南溪”方案于2007年11月实施,管道从俄新罗西斯克穿越黑海至保加利亚瓦尔那后分为两条支线,一条经希腊通向意大利南部,一条穿越塞、匈通向奥、德等西欧国家,形成向欧洲腹地供气的管道网络。上述方案实施后,俄天然气网与欧洲天然气网直接对接,将避免经第三国中转产生的政治和经济风险。

另外俄方注意运筹远景规划。一是增加天然气储备和开采量,按计划2010年前,“俄气”将主要勘探西西伯利亚、季莫诺—朝伯拉和环里海沿岸地区,同时加强对喀拉海的塔佐夫斯基湾和鄂毕湾、北极海域大陆架的勘探,并扩大对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的勘探。根据《2030年前发展天然气工业矿物原料基地计划》,2002~2030年俄天然气贮量再增加23.5万亿立方米;2010年开采量将达到550~560亿立方米,2020年达到580~590亿立方米,2030年达到610~630亿立方米。俄着力提高管道运输能力。提高已建成管道的输气量:将“亚马尔—欧洲”管道经白俄罗斯、波兰到德国投入满负荷运营,年输气量达到330亿立方米;将“蓝溪”管道沿黑海海底到土耳其年输气量提高到160亿立方米,到2025年累计达3110亿立方米。其次,新建管道将发挥重要作用:“北溪”管道将于2016年全部投入运营,年输气量将达550亿立方米,辐射德、英、法、荷兰、丹麦等西欧国家,可满足欧洲市场需求增长额的25%;“南溪”管道建成后,将实现年补充供气300亿立方米。建设出口亚太市场的基础设施。计划在东西伯利亚地区修建科维克钦气田—萨彦斯克—安加尔斯克、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赤塔、恰扬金斯克气田—科维克钦气田、科维克钦气田—伊尔库茨克—普罗斯科沃管道,与俄天然气统一供应系统联接,并作为通向亚太市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