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气东输”进展顺利 新线工程积极规划中

www.chinaoilonline.com  2009-07-30 00:00:00

    2000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在我国能源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西气东输工程。这是当年国际油价节节攀升、能源供应结构需要调整的背景下使出的大手笔,通过西部蕴藏的天然气资源来改善我国东部以煤炭、石油为主导的传统能源造成的高排放、高污染的生态环境,填补能源需求的空缺,将对我国未来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004年,西气东输工程首战告捷,20082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工。目前,三线、四线工程也正在有关部门的规划中。
    “
西气东输首战告捷
    “西气主要是指我国新疆、青海、川渝和鄂尔多斯四大气区生产的天然气,中国是一个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塔里木、柴达木、陕甘宁和四川盆地蕴藏着26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的87%。东输主要是将上述地区的天然气输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同时也输往西宁、兰州、北京、天津和湖南、湖北的部分地区。
    “
西气东输干线全长4000公里,西起新疆塔里木轮南,东至上海市西郊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和上海市等9个省区市,最大供气量200亿立方米/年。主干管输气规模为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分东西两段建设,东段工程建设陕西靖边上海的天然气管道,将长庆气田的天然气先期输往上海。西段工程建设新疆塔里木陕西靖边的天然气管道,将新疆塔里木的天然气直送上海。工程20013月开工,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淮河。2004年全线贯通。2004121日,我国最大的整装气田克拉气田向西气东输管道供气,1230日,西气东输全线实现商业运营供气,200583日,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气在供应东部沿海地区的同时,通过陕京二线向北京供气。
    
工程运行5年来,按照运行一刻不能停,供气一刻不能断的要求,管网覆盖70多个城市、3000多家大中型企业,向100家天然气用户分输及销售天然气420亿立方米,替代标准煤近5400万吨,有害物质排放减少250万吨。不仅促进了多个省份的能源结构调整,而且实现部分省区市天然气利用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比例中零的突破。

西二线马不停蹄
20082月,投资超过千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开工,这是我国第一条通过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
西二线西起新疆霍尔果斯,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上海、广西14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包括1条干线和8条支线,总长9102公里。主干管道西起新疆霍城县的霍尔果斯首站,南达香港末站,全长4978公里,年设计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西二线与同期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衔接,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在中国新疆霍尔果斯入境。预计2009年底实现单线通气,2010年实现双线通气。届时,以土库曼斯坦为主供气源,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为补充气源的进口天然气将通过二线工程向珠三角和长三角输送。20064月,中国与土库曼斯坦签署中土天然气销售和管道项目总协议,落实了西二线工程的气源。2007年,中石油与土库曼斯坦签订协议,土方承诺在未来30年向中国每年出口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西二线工程按照先西段后东段,先干线后支线的思路,以宁夏中卫为界,分东西两段组织建设。西段工程从新疆霍尔果斯到中卫段已于20082月开工,计划于2009年底建成投产。20081112日,东段工程得到国务院核准,由中卫至广州,全长2477公里,预计2009年底与正在建设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2011年全面投产。
西二线建成后,将把从中亚地区进口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送往管道沿线及华中、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我国每年将新增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供应量,相当于2007年全国天然气供应量的一半,这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还会进一步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中由现在的3%左右提高到5%以上。
据了解,西气东输三线及四线在积极规划中,有关部门透露,新线将主要是以塔里木气田新增的产能及中亚天然气作为供气来源。专家们认为,在完成这些工程后,未来十年中国油气管道干线建设总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